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答案:D
2、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首要目标 。
A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B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C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D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答案:D
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哪些层次组成 。
A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B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C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D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答案:C
4、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
A 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
B 国家机关的财政收支审计
C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审计。
D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答案:D
5、内部审计定义为
A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
B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对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C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D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答案:C
6、《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发布与实施时间分别是
A2003年3月4日发布,5月1日起施行。
B2003年4月12日发布,6月1日起施行。
C2003年3月4日发布,6月1日起施行。
D2003年4月12日发布,5月1日起施行。
答案:B
7、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A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问题。
B内部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时间。
C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D实施后续审计的问题。
答案:A
8、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报告应说明审计目的、范围,提出结论和建议,并应当包括
A组织适当管理层的意见。
B审计项目负责人的意见。
C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意见
D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
答案:D
9、在审计过程中若存在着未遵循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形, 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A审计报告。
B审计通知书。
C复核意见。
D审计计划。
答案:A
10、应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A内部审计机构。
B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C审计委员会。
D董事会。
答案:B
11、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 规划审计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
A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
B审计项目的成本效益性
C审计目标
D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
答案:A
12、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 ,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
A职业谨慎
B独立性
C客观性
D保密性
答案:A
13、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 ,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
A廉洁
B公正
C诚信
D独立
答案:A
14、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 地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A独立
B客观
C公正
D诚实
答案:B
15、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 ,提高服务质量。
A后续教育
B专业培训
C学历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A
16、审计计划一般包括
A年度审计计划
B项目审计计划
C审计方案
D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
答案:D
17 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 所做的综合安排。
A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B全过程
C时间
D程序
答案:B
18、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 检查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
A每天
B经常
C每月
D定期
答案:D
19、负责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
A审计项目负责人
B审计委员会
C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D审计人员
答案:C
20、审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
A具体审计目的
B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
C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其他有关内容
D以上全部内容
答案:D
21、内部审计机构应在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A实施审计前
B实施审计前三天
C实施审计前一周
D实施审计时。
答案:A
22、审计通知书主送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抄送 。
A主管部门
B组织内部相关部门
C纪委
D总会计师。
答案:B
23、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 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
A.审计内容 B.审计风险 C.审计目标 D.审计报告
答案:C
24、审计项目的各级复核人员应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对 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予以复核。
A.审计项目 B.审计证据 C.审计依据 D.审计对象
答案:B
25、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所需证据的数量就
A.越高 越多 B.越低 越少 C越高 越小 D.越低 越多
答案:D
26、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判断具体审计事项的 ,以作出获取审计证据的决策。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重要性 D.充分性
答案:C
27、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
在 中。
A.审计报告 B.工作底稿 C.审计决定 D.审计建议
答案:B
28、内部审计人员可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士对审计项目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
以 作为审计证据。
A.鉴定结论 B.专业人士的意见 C.专业人士结论 D.评审结论
答案:A
29、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 ,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A.必须 B.视情况而定C.如有必要 D.尽可能
答案:C
30、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 ,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
A.审计建议 B.审计发现 C.工作记录 D.审计结果
答案:C
31、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磁带、磁盘、胶片或其他有效的信息载体。
A.审计计划 B.审计工作底稿 C.审计报告 D.审计通知书
答案:B
32、无纸化的工作底稿应制作 。
A.备份 B.磁盘文件 C.磁带 D.胶片
答案:A
33、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 ,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要求和责任。
A.一级复核制度 B.统一复核制度 C.分级复核制度 D.审计组长复核制度
答案:C
34、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使用各种 ,但应注明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
A.审计记号 B.审计图表 C.审计公式 D.审计标识
答案:D
35、在审计作业中, 应加强对工作底稿的现场复核。
A.审计机构负责人 B.组织适当管理层 C.审计项目负责人 D.审计人员
答案:C
36、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对 进行分类整理,按相关法规的要求归档、管理和使用。
A.审计工作底稿 B.审计证据 C.审计文档资料 D.审计建议
答案:A
37、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工作底稿 。
A.公示制度 B.报告制度 C.保密制度 D.保管制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