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星舰第5飞成功!“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星舰第5飞成功!“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huamei 2025-01-07 武术瑜伽 4 次浏览 0个评论
//FEI

星舰一发射,中国航天就要反思?

北京时间10月13日20时25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星舰(Starship)组合体(B12+S30)在德州博卡奇卡基地点火升空,顺利完成一级回收“筷子夹”、飞船再入降落等环节,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是星舰的第5次飞行,距离第4飞仅过去了四个月。

图/星舰组合体历次发射

这也是SpaceX“硬刚”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后的结果。此前FAA曾说,不会在11月底之前批准“星舰”的第五次试飞,没想到这么快迎来转机。

20:25,伴随着现场倒计时和欢呼,星舰准时点火,起飞后约3分钟,一二级顺利分离,一级B12开始返回。

点火后6分30秒,下降过程中的B12二次点火,随后平稳落在发射台,被名为“机械哥斯拉”的机械臂夹住,圆满完成“筷子夹火箭”环节。

图/一级B12回收,机械臂捕捉瞬间

发射后约48分,星舰二级S20飞船开始进入大气层;本次再入过程中,飞船后翼面又出现了烧蚀的情况。

发射后1小时05分左右,S20飞船完成翻转,并降落到预定海面。

S20飞船落到海面后倾倒,按程序自毁。至此,本次星舰组合体第五飞完成了全部既定目标,圆满完成飞行试验任务!

Starship星舰是SpaceX研发的超大型运载火箭,超越全球各国现役火箭,是人类历史最强火箭。起飞质量5000吨,起飞推力7500吨。

每次星舰发射,除了引起行业及爱好者热议,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对中国航天的影响(尤其是商业航天)。

甚至在上次发射后,有官方媒体发文《星舰有进展,中国航天就该反思?》

图/星舰遥5发射+一级回收(合成图)

很多关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人,看完星舰发射的第一反应大多是:

中国航天要提速!商业公司要加速!投资机构要迅速!

那么,“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先看个案例。

最近看了一家新的航天创业公司,产品类似的星舰。(在此不讨论“借鉴”、“模仿”、“复刻”类的话题,只在商言商。)

在这家公司的计划里,成立第2年要造出中大型火箭,第3年完成可回收火箭,第5年实现重型火箭发射并盈利。造火箭所需的生产基地、人员招聘、研发设计都尚在“策划”中,目前也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

而当前有什么呢?有一个“核心团队”和一份BP(商业计划书)。

那次沟通(公司负责人之一,向天),印象深刻。

  • 我问:你们项目的亮点、独特优势是什么?
  • 向天回复:颠覆式创新、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低成本火箭。

说实话,在接触过的航天项目里,这套口径看了不下5个方案。有时怀疑各公司是不是共用相同的几家FA、或者共享同样的BP模板。

  • 我又问:你们怎么看公司未来商业收益?
  • 向天:目前多家火箭公司融资估值在100亿以上。我们保守估计,五年内公司估值也将超过百亿。大胆预测,十年后收入上百亿元,年利润10亿元,缴利税5亿元以上。

当然,由于后续没再深入沟通,没能看到具体财务模型。

  • 最后我问:你们的融资计划和节奏?
  • 向天:目前正在天使轮,需求X亿元,估值10亿;明年A轮,X亿元,估值翻倍;后年再融资,估值再翻倍……

聊到这里,我已经不想再继续了,祝这家公司大展宏图吧。

在航天创业领域,这并不是个例。

星舰第5飞成功!“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我国民商火箭计划统计(或有遗漏),图源/熹天取经

总之,一切就是要快。

恨不能1年成立,2年成功,4年盈利,5年上市,股东平安退出,创始人盆满钵满,大家都开心。

“太快了,也太卷了”我的一位熟人(体制内商业航天人员)感慨,“这个行业已经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不仅有想速成创业航天的,还有其他行业想快速跨界航天的。

今年网传的“XX家电企业进军商业航天”,“XX公司跨界做卫星/造火箭……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来,硬科技投资在中国从冷清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内卷”。

图/“硬科技”概念由中科创星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

去年的《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上,一些投资人就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需要特别仔细甄别。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也曾谈过,最近几年,在国家的鼓励下,大量的资金开始从以前的互联网领域进入到硬科技领域,如果对硬科技的规律不是特别了解,出现各种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10多年的经验均表明,当某个新领域成为全社会关注赛道热门后,容易出现“大水漫灌”、政府招商“缺乏精挑细选”的现象。

从互联网+消费、到互联网+金融、教培,再到近年的商业航天,莫不如此。

从国内外、体制内外的大量经验看,硬科技的航天产业发展是无法实现速成的,需要大量时间积累,没有10年时间是很难进入到产业发展阶段的。

2002年,马斯克的SpaceX成立,随后用了13年时间,估值才迈过100亿美元的门槛,估值突破1000亿美元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这还是在拥有了全部产业关键设施,伴随着星链组网、完成载人龙飞船任务、星舰测试飞行等一系列成绩的况下。

如果商业航天变成讲资本故事的速成画饼航天,只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等潮水过后,看谁在一地鸡毛中裸泳。

大洋彼岸的星舰一次次创造历史,我们难以“速成”,也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商业航天是长周期的硬科技赛道,这也是为什么顶层要倡导“耐心资本”的原因之一。

但耐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包括不限于政策、资金等。

前段时间,一家知名创投媒体活动上,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冉谈到:“创业投资一级市场已经‘休眠’”。这可能已经是较为委婉的说法了。

去年底小米su7发布后,新能源车行业开始进入竞争新阶段,蔚来李斌发了的全员邮件。

邮件内容除了10%的裁员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外部环境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航天的未来,或许与新能源造车行业类似,也要大浪淘沙,也会激烈竞争。

如何尽量避免错判,少走弯路?

从事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和观察的时间越长,对足够多的样本进行尽调和思考后,会发现:大道至简。

有两点可以参考。

一、时间的常识。

如果大量强调自己“迅猛发展,弯道超车,大力出奇迹,大幅缩短…”,类似标的,错过也罢。

同样的道理,把“中国SpaceX”、“X年赶超猎鹰九”挂在嘴边的公司,这种项目的投资机会慎之又慎。

在新能源车领域,我通过同样的时间和阶段检验法,成功“错过了”两次现在看来血本无归的投资机会。

硬科技企业,没有10年的磨练,讲出来都是故事,故事不值钱。

二、人性的常识。

在做商业航天领域投资调研的时候,秉持的纯朴原则之一是,观察内部运营。

比如,如果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领导们配备了专职秘书、司机和专车,我会从容的放弃该投资机会。

雷老板创办小米,也是背包出行,这是非盈利阶段企业创始人要有的最基本的认知。

大机构里“专业”的投资人可能会举出一堆理论来抨击我这么粗糙的原则。

不过,“专业”的理论谁都会背,能把简单的原则和方法用起来,门槛很高。

似乎各家机构都把投出“中国的英伟达”当作了自己的使命。可以理解,谁都想投出下一个英伟达、特斯拉或者SpaceX。

毕竟,大洋彼岸马斯克的身家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超过了股神巴菲特多年操作的积累。

但应关注的是,在千亿身家前,他们还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创业维艰。

任何好吃的果子,成熟都是前提,生长的时间是最简单的标尺。

回到题目:商业航天这事儿,有些慢不得,有些快不了。

(文中向天为化名,内容有删减、编辑)

参考及引用:

http://sports.sohu.com/a/750769066_130887;

SpaceNew/SpaceX/FAA;

John Kraus/S.E. Roginson, Jrhttp://t.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511724/Starbase Surfer/CaptainWenjun/Tory Bela/RGV;

johnkrausphotos /Trevor Mahlmann/Space Intelligence;

百度百科、wiki百科及网络公开资料。

SpaceLens、熹天取经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为作者观点,为分享有价值的观点发布,并经过排版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难以确认原始出处,请作者联系后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星舰第5飞成功!“中国马斯克们”需要加速吗?》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太康最新动态今天新闻  2023圆领貂皮最新款  连州牛肉价格最新行情表  瓦房店退休最新消息  枪支判刑标准最新消息  窗帘最新款花边  最新款功放机大功率  最新款雅阁提车价格多少  金城封闭最新信息新闻  维创家具价格查询表最新  小男袜子最新款网红  斑节虾最新价格行情  临泉百米大道最新消息新闻  校园超市转让出租最新消息  哈弗最新款还有红标嘛  河源公司最新诈骗新闻  简约棉衬衫排行榜最新款  福练生活区最新消息  最新早上新闻  嘉峪关宋峰开庭最新消息  最新款美甲钻石图片女士  极简风风格床最新款  秦安苹果新闻最新  张浩打人案件最新消息  徐州婚庆大巴价格表最新  嘉际立享最新消息  龙港市高铁最新新闻头条  常州大名城最新消息  聊城生鲜价格表最新消息  易欧全屋定制价格表最新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