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文字解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chenyibo 2025-01-09 虚拟现实 6 次浏览 0个评论
//FEI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皖发〔20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公开发布,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1.《实施意见》出台有什么背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

过去的2023年,安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启动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局有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但也要看到,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弱项。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处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必须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上来,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把重农强农兴农富农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为全面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

2.《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施意见》共9大部分、34条,对2024年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是总体要求。

二是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五是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加快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六是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加强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七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平安乡村。

八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

九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3.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两条底线,《实施意见》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始终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三农”工作首要位置。2023年,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年粮食总产达830.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实施意见》提出,坚决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着力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多种粮、种好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安徽贡献。一是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产量830亿斤以上。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指导意见和规划,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长牙齿”硬措施,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不低于8115万亩、7143.56万亩。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0万亩,推进怀洪新河、港口湾大型灌区工程建设,接续实施淠史杭等7处大型灌区、70处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四是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落实粮食机收减损措施,倡导健康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方面,脱贫攻坚全面胜利3年来,全省上下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33.8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8.8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659元增至2023年的17872元。《实施意见》提出,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一是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探索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工作。二是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保持总体稳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80万人以上。三是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落实县域结对帮扶制度,加大对20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成果专项行动。

4.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意见》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去年,我省加强“双招双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启动了“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大粮仓、大肉库、大厨房”,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一是加快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落实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0条政策,力争肉牛饲养量达200万头。二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建设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十大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1.3万亿元。深化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新增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5家。三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打造100个精品主题村、100个特色美食村、100条旅游风景道、100家“后备箱”工程基地,力争乡村旅游年接待4.5亿人次、总收入达3000亿元。四是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6500个以上。深化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

在乡村建设方面,去年,我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意见,召开高规格现场会进行系统部署,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0个左右精品示范村、100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分类建设、从容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加强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继续遴选新建精品示范村200个左右。接续抓好省级中心村建设,新建800个左右。对已建成的省级中心村全面评估,巩固提升建设成效。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7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三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9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完成4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四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动态达标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启动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

在乡村治理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一是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全面深化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二是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进万村”1.5万场以上,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庆祝活动、中国农民歌会,支持开展“四季村晚”、“和美乡村”篮球赛、广场舞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三是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爱心超市”“振风超市”等积分制模式,推行新风堂、包公家宴等做法,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四是建设平安乡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培育推广“六尺巷”“一杯茶”“作退一步想”等调解品牌,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5.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实施意见》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整合创新资源,构建更加有力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强化科技与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应用。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二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基本建成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国家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肉牛、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三是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提升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机械化水平,支持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水稻机插(机抛)秧率达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四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新建数字农业工厂(农场、牧场、渔场)100个,深化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5+8”试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

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实施意见》提出,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坚决守住“四个不能”底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一是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完成2024年到期的27个县(市、区)延包试点任务,在2025年到期的县(市、区)各选择1个乡镇同步开展试点。二是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发展到32万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1.5万个左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达3.9万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2000个。三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全省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30%。

【文字解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6.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今年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23年,全省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井然有序,民生保障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元、居全国第13位,增速8%、居全国第9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4,比上年同期减少0.07。但也要看到,我省农民收入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巩固农民增收势头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实施意见》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在工资性收入方面,提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积极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在经营性收入方面,提出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加快建设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民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在财产性收入方面,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占比提高到90%。

在转移性收入方面,提出与沪苏浙等地建立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培育壮大劳务品牌,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7.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实施意见》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加强党委农村工作体系建设,强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职责。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开展“四个服务”,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二是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不低于9.8%。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安全、肉牛振兴、“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三是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继续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评选,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探索开展“乡编村用”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8.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

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下一步,重点要落实好《实施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确保落地见效。

一是分解重点任务。《实施意见》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61项,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逐项分解到省有关单位和各市县,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是广泛宣传引导。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解读文件精神,营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完善重点工作任务调度机制,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调度分析,确保重点工作任务按序时推进。

四是强化实绩考核。把《实施意见》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对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任务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文字解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昌城别墅出租价格表最新  宇园国际最新消息  谷王最新款卸粮桶怎么样  最新疫情新闻头条上海  麻城枫树价格走势最新  咸阳市长武县最新新闻  唐山物流木箱价格表最新  最新款k3氛围灯怎么调  华蓥起火事件最新消息  介休打人最新新闻  菏泽安心民宿价格表最新  芙蓉区马王堆新闻最新  聊城g5运营时间最新消息  最新中印对峙新闻凤凰  最新款日产轩逸灯光  龙虎扑克牌扫描仪最新款  丽江最新的新闻  安康市贴瓷砖价格表最新  特价菌菇价格查询表最新  巴阳上周新闻最新  蚌埠塑料堵头价格最新价格表  小牛都市版最新款  深蓝最新款混动汽车ai导航  深圳最新大雨消息新闻  台湾金冠鱼料价格表最新  最新鸠占鹊巢新闻  爱步男鞋秋冬最新款款式  营山最新打人新闻视频  红木原料价最新价格  天水车膜市场价格表最新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