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云南开远:打造乡村振兴最强“人才雁阵”

云南开远:打造乡村振兴最强“人才雁阵”

tongzhen 2025-01-09 全屋定制 1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聚焦乡村振兴,盘活各类人才资源,打造“人才雁阵”,鼓励引导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云南开远:打造乡村振兴最强“人才雁阵”

选优配强“领头雁”。开远市积极推行交叉任职,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人数分别控制在7人和9人以内,精简人员、设岗定责,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优秀妇女等参选,在全红河州率先完成78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5.37岁,高中及以上学历比例提高12.2%,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换强了“头雁”,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同时,深化实施农村“领头雁”培育工程,创新“并岗提薪”模式,整合并鼓励村干部兼任“几大员”,增加月补贴。探索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组织“好支书、好班子、好队伍”争创活动,通过分级管理、梯度考核,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确定一定比例奖励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组干部,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回引汇聚“返乡雁”。开远市坚持做好人才“回引”文章,做优“留雁”平台,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以社会化管理方式公开招聘乡村振兴员和社区治理员108名,并作为村(社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先选用,将党员纳入青年党支部进行培养,目前共有30人选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深化校地合作,实施“沃土蹲苗”双培双带计划,围绕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三大园区”经济发展,重要领域、中心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人才短板,统筹摸排人才岗位需求,开列清单,持续推进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产业人才、紧缺专业学生到开实习实践。目前,已有90余名大学生到开远服务,撰写调研报告13篇。

储备培育“候鸟雁”。为锻造一批优秀党政青年人才,开远市制定实施“青禾计划”,建立市级各单位和乡镇(街道)人才合理流动锻炼“双向培养”机制,摸排组建人才库,储备青年党政人才149人,并从中选派7名市级单位青年人才到乡镇(街道)挂职锻炼,7名乡镇(街道)年轻干部到市级单位学习锻炼;聚焦农村优秀人才培养和后备力量储备需要,将全市7个青年人才党支部作为青年人才“育苗”基地,实施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青年党员培养为村干部”双培养工程,采取“村组推荐、党委考察、集体研究、择优吸纳”方式,将35岁以下大学生村官、退伍回乡青年、优秀返乡青年、致富能手等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采取“1+N”结对培养模式,1名党(工)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和跟踪培养至少1名青年党员。目前,19名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换届后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有入党申请人9名、入党积极分子11名。

壮大带动“乡土雁”。开远市持续实施驻村帮扶工作,聚焦驻村工作队“四项职责”,综合分析年龄、民族、性别、专业、职级、能力等“6+X”因素,组建以“80后”“90后”为主、单位改非领导干部为辅的驻村工作队员人选库,选派39名第一书记、82名专业型干部深入39个村(社区)驻村帮扶。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梳理服务村、专家人才和大学实习实践学生三方需求,形成帮扶村“需求清单”和帮扶专家“资源清单”,构建“组织部+专家人才+服务村+大学生”的联动体系,78个村(社区)全覆盖实现人才挂联,鼓励和推动专家人才向农村流动,打造马者哨村、黑泥地社区等7个“专家联村”示范点,推动专家人才带农扶农、助农富农。深化人才交流、对口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班221场次覆盖12676人次;以乡村产业花卉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水稻种植户为重点培训对象,推出“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分班分阶段开展教学,每学员学时不少于120个,全年开展9期培训覆盖1440人次。(王赵清 幸曼红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云南开远:打造乡村振兴最强“人才雁阵”》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