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栉风沐雨五十年 团结奋进谱新篇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栉风沐雨五十年 团结奋进谱新篇

admin_qifei 2025-01-18 虚拟现实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站在时间的长河回望,以南充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作为起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拉开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50载栉风沐雨,在一次次踔厉奋发的征程中完成蜕变。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茂源南路院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文化路院区(妇女儿童中心)

从普通的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到如今成为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前列的大型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并获批四川省医学中心,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居川东北地区首位)、挂牌3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中心。

如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辐射人口3300多万,年服务患者总量位居川东北地区5市第一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三、进入全国前10%、获A+等级。

成绩的背后,是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初心,引领着一代代“川北医人”坚守和前进。

“50年再出发”的号角吹响,新的使命和责任在肩。2024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迎来建院50周年,医院秉承“厚德、勤学、精诚创新”的传统,为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艰苦创业 点燃开拓创新之火

川北医学院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建立之后一直没有实习基地。1971年4月1日,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善教学条件,学校获批在校内筹办校医院。

自1972年12月1日校医院开诊以来,门诊患者逐年增加,为了治疗需要,医院先在五官科、妇产科、外科开设了简易病床,1974年增设了麻醉室、理疗室、同位素室、超声波室、心电图室、病案室、医院办公室、门诊办公室、会计室等有关科室。

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1973年2月20日,医院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利用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学生宿舍,经过维修后作为简易门诊用房使用。

在校办医院的基础上,成立附属医院提上了学校的重要日程。1973年7月,第一任院长诸少侠上任。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掀起发展建设高潮,征购土地、收集建材、建窑烧砖、入山伐木,修建业务用房及职工宿舍,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历经10载,建成初具规模的教学医院,为建设发展打下基础。

1974年12月1日,南充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正式成立,自此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践行医泽一方的初心使命,开启白手起家、举步维艰的漫漫创业发展路。

这一时期,医院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缺少医疗设备、缺少工作场地、缺少医疗人才,但从领导到职工,心朝一起聚、劲往一处使,用各种方式引入一批批在当时十分珍贵的设备,建起住院部和门诊大楼,培养医学人才,并于1975年成立住院部。1976年5月7日,医院召开职工大会,书记、院长带领职工深入科室,动手冲洗房间,初步完成开设住院病房的准备工作。随后数年,逐步增加病床数量,到1982年共开设病床377张。

1977年,南充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士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78年开始招生,其间,门诊大楼投入使用。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川北医人”的开拓创新由此而始。

稳步前进 借改革东风创“三甲”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医院抓住时代机遇,强化内部治理,深化机构改革,完善制度建设,适时提出“人才兴医、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以及在20世纪末将附属医院建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战略目标,在破旧立新中稳步前进。

这一时期,医院对当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调整,1984-1985年,涉及行政后勤部门的制度有29个,临床医技科室的制度达200多个,医院管理、临床治疗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

从1987年开始,医院还与各科室签订责任书,在确保患者健康权益的前提下,有效激发全院职工的积极性。

改革带来发展动力。198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川北医学院,南充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更名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

随后,在“人才兴医,科技兴院”战略的确立和推动下,医院各方面实现稳步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基本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博士硕士成为骨干,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不断引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如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引进岛津1000毫安X光血管造影机、DSA数字减影系统、CT1.5T高场强磁共振等,不断打响川北医品牌。

管理和临床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医院大力发展学科建设,医学影像、风湿免疫、神经电生理等领域建设初见成效,反哺医疗,形成良性互补。其中,医学影像成为四川省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基地,依托风湿免疫研究所和风湿免疫科,还成立四川省风湿病治疗中心。

科技研究更是成效显著,从1988年开始,经费投入开始稳定,制度保障逐步完善,科技产出成果逐年增加,并于2003年达到高峰。

硬件条件也不断完善。1984-1992年间,医院自筹资金,总建筑面积22858平方米的12个基本建设项目先后竣工并投入使用,1985年感染楼竣工、1987年影像楼竣工、1988年洗浆房综合楼竣工、1990年护士学校综合楼竣工。1994年后,制剂室综合楼、第一住院大楼、第二住院大楼先后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辛勤的努力换来丰硕成果。1991年跨入国家三级医院行列后,瞄准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标,医院成立“三甲达标领导小组”。1999年,医院通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成为川东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通过全院努力,临床和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以博士硕士为骨干、老中青结合接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基本成型;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诊疗技术和医学设备处于区域领先;科技研究成果显著,先后获得一批国家、省、市重要奖项和荣誉。世纪之交,医院迎来又一次重大转折。

跨越式发展 从改善条件到全面提升

2004-2017年,医院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当时,位于南充市中心的医院文化路院区占地不足30亩,医疗业务用地紧张,尤其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门诊楼建筑面积仅有5400平方米,设计规模仅为日门诊患者500至700人次。2007年,实际年门诊患者已近110万人次,日平均门诊患者2500人次以上,高峰时突破4500人次,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2009年2月23日,医院茂源南路院区项目开工,总用地面积236亩,规划医疗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住院病床2500张以上,日门诊患者5000人次。经过5年建设,2014年,茂源南路院区基本建设完成,逐渐成为川东北区域医疗服务中坚力量。新院区扩大诊疗空间、提高诊疗效率,有效改善医疗条件,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平稳发展,医院在医教研管各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医院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完善职责功能,有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上成果显著,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医院获评国家级和省级学科17个,因在骨关节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医院科技工作者首次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

——专科基地建设蓬勃发展。2016年,医院成为四川省首批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培训基地。相继拥有重症监护护理、手术室护理等14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川东北地区首个中华护理学会(京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血液净化护理)。

——医疗集团化建设是医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医疗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前期探索。2014年,成立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总院的医疗集团,向川东北地区医疗机构辐射,各成员医院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某某医院”的名称挂牌。目前已与23家单位合作,涉及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技术帮扶、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

——不忘初心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在历次地震救援行动中,“川北医人”积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高质量发展 聚焦“136”发展战略布局

从2018年至今,医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科研创新、专科能力提升与医院发展紧密相连,瞄准医学科技前沿,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先后推出多项工作部署,在技术服务、基础建设、医疗改革、院士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栉风沐雨五十年 团结奋进谱新篇

医疗技术方面,依循“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思路,在微创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在磁共振引导下开展肝脏病变穿刺活检、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成为同时具备MRI介入、CT介入及DSA血管介入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医院,还建成西南地区首个融合3.0T磁共振、滑轨CT及DSA介入复合手术室系统。川东北地区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医院并开展第一台手术,开创川东北地区手术机器人应用的先河。腹腔镜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荧光导航结合术中超声定位技术,协助完成腹腔镜肝肿瘤精准切除,弥补川东北地区的技术空白。

医院还不断拓展临床专科资源,建成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科、肾病内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35个临床重点专科群。

护理工作更突出内涵发展,开设12个护理专科门诊,获评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2020-2021年,文化路院区门诊、住院、医技科室搬迁至茂源南路院区,随后进行闭院建设。2022年1月19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文化路院区(妇女儿童中心)在老院区原址开建,已于今年运行。2021年,医院被确定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

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确定医院为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相继成立8个MDT诊疗协作组,GCP认证顺利通过,ICU后门诊成立,获得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第四类)。

医教研成果斐然。2024年1月,医院获批四川省医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的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医院,成立纳米医药创新研发转化研究所,创建省级新型纳米医疗卫生研发中心。2023-2024年,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川东北区域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川东北区域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先后落户医院。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从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开始,先后奔赴北京、海南儋州,以及驰援成都、广安、遂宁。远渡重洋援助非洲,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医院发展带来变革动力,学校“1510”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医院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站在建院50周年的历史节点,“川北医人”团结奋进,再擂战鼓,合力描绘新蓝图:医院将始终以人民健康作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健康四川”战略,落实“136”发展战略布局,即,一个奋斗目标,高质量建成四川省医学中心和国家层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国际有交流、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高水平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大核心战略,推动“一院多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六项能力提升工程,包括“党建引领”“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医院管理”“文化民生”,融入国家大战略,推动医卫大发展,书写新时代的“川北医”新篇章。(供稿方:川北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栉风沐雨五十年 团结奋进谱新篇》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沧州明珠新闻最新  最新资讯临安县新闻头条  长沙暖气涨价最新消息通知  塔县地震最新消息  棋盘格外套最新款式  合淮高速最新消息  鞍钢氧化铁粉最新价格表  酉阳职校价格表最新图片  东营最新抓捕新闻  鄂中复合肥料价格表最新  郑煤最新新闻  洛城区最新新闻事件  最新通辽头条的新闻  欧洲最新抓捕新闻  格纳瓦最新消息今天  塞拉利昂新闻最新  沧州市快递最新消息  德尔未来最新消息今天  蓬松垫发器排行榜最新款  儿童帽子编织大全最新款  拳王布拉德利最新消息  台州七八级台风预警最新消息  西塔风情街租房价格表最新  旭御府最新价格  芒市机最新新闻  瑜伽开背棍最新款视频教程  诸暨市婚礼价格表最新  米家最新款的口袋相机打印机  格林美最新价格  立志实业报国最新消息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