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越来越多的巨头盯上了打工人的“穷鬼套餐”。
这两年,越来越贵的CBD午餐,让很多打工人直呼吃不起。
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词——午餐膨胀,午餐作为关键的一餐,价格正越来越膨胀。
大家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公司附近的午餐是越来越吃不起了,即使是曾经的平价美食代表“麻辣烫”,也有被称为“麻辣烫刺客”的一天。
当然,在大家都捂紧钱袋子的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体谅我们打工人的钱包了,贵价午餐也喜迎背刺。
低至9元一顿!CBD打工人终于盼到了
从曾经9.9元的麦当劳随心配到9.9元的自助盒饭,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快餐真是卷起来了,打工人也最喜闻乐见了。
最近,广州的打工人有福了,“穷鬼套餐”又多了一个新选择。
三荤一素19.8元,还可加钱再加料——好味、健康、管够、管饱。
9元的梅州腌面客亲腌面、22.8元的潮汕牛肉汤粉、梅州腌面搭配枸杞叶三及第汤18.9元......
图源:内参君
这些都是近日盒马在广州全市门店推出的“平价快餐”服务。
没想到盒马除了卖货,竟然也打起了打工人午餐的主意。
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20块钱左右就能解决掉一顿饭,管饱又实惠,谁羡慕住了。
中午饭点,盒马“小食堂”就餐的人非常热闹
据悉,这次盒马在广州全市上线了近百款平价快餐,原味肥牛烧肉饭29.9元、溪口刘的招牌烧鸭饭17.8元、扬州炒饭19.8元……让打工人一个月都可以吃不重样的。
还有一套北京烤鸭单人餐35.8元,有肉有菜,还搭配水果和饮料,吃到你可以扶墙出。
快餐赛道,盒马也有优势
不同于传统的快餐店,盒马做平价快餐还是有优势的。
这源于其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管理能力,供应链的实力让其可以把价格打下来,并且实现从食材到菜品的高效转变,保证食材新鲜健康,各种食材、佐料几乎都可以追根溯源。
比如像广州人喜欢吃的烧腊,盒马的合作商家供应商就有一两百家来自广州的连锁门店大品牌,和所谓的小作坊不同,盒马背后的供应链实力让其可以做到优质、物美、价廉的热菜热饭。
并且相比其他商超,盒马其实也算是个餐饮“前辈”了,毕竟盒马早期的时候就已经入驻了很多小餐饮商家了,也提供海鲜加工等相关服务。
甚至在2022年的时候,你可能都想不到,盒马还把夜宵大排档都“搬”到了超市里,烤摊、卤味摊、啤酒摊……上百种夜宵美食都开在盒马鲜生超市里。
所以说,别看盒马是卖货的,在餐饮行业它也算是涉足多年,如今在做平价餐饮的时候也是更加游刃有余了。
毕竟盒马是出了名的爱折腾,其成立以来,就一直探索餐饮+零售的新业态,从快餐、早餐,到火锅,能干的都干了个遍。
快餐店的对手不是快餐店
可能是零售业巨头
巨头们盯上打工人快餐这个赛道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业开始探索与餐饮业态的融合。
毕竟当下传统零售业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总要玩一些新花样刺激下客流,而一日三餐具备高频且刚需的特性,就能有很大的机会“捞”到一波流量。
比如去年的时候,永辉超在福州的门店就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独立快餐店——永辉社区食堂。
采用“现炒现做”自助自选模式,拥有20多个SKU,包括荤菜、半荤菜、素菜和汤羹类等。
价格方面十分亲民,素菜每份1-3元,半荤菜每份6元,荤菜则在8-16元之间。算下来,一荤一素加米饭也只需要15元左右。
十几元的价格就能吃上一份锅气满满、不是预制菜的午餐,别提有多讨打工人喜欢了。
就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前福州这家永辉都没什么人,自从开设了食堂后,一到饭点就满人,吃完饭后顺便逛超市的人也多了起来。
甚至连中产最爱的宜家,也开设了美食餐厅,还加入到餐饮界“穷鬼套餐”战场里,推出了“疯狂星期五”主打一个性价比。
原本人均二三十元的套餐每周五直接半价出售,收割了一波波流量,社交媒体上都是关于宜家“疯狂星期五”的帖子。
甚至一度让网友感慨:虽然餐饮界早就刮起了拼多多风,但北欧人都开始入乡随俗着实没想到。
就连零售业的“网红”胖东来,其实也是餐饮界的“隐藏大佬”了。许昌的胖东来美食城里就林立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店铺,不仅有快餐、火锅,烧烤还有麻辣烫等等。
从美食到购物,一条龙都让东来哥安排得妥妥当当。
然而,看上“餐饮”这块肥肉的又何止是商超,就连便利店也想来分一杯羹。
今年的4月,711便利店在广州就开设了一家“打工人专属小食堂”(Food Bar),店内新开辟了一块堂食区,提供从轻食、卷饼到汉堡、炸鸡等多种现制套餐,售价从9.9-22.9元不等。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便利店,靠着便宜、现做、量大、管饱的快餐选择,很多便利店早已成为了CBD打工人的“食堂”了。
虽然说算不上什么珍馐美味,但是这些套餐的性价比真的很高了,而且打工人下个楼就能吃到一顿现制、热乎乎的快餐,价格还在20元以内,吃饱喝足继续下午的搬砖都更有动力了。
还有一些新锐的便利店,在成立之初就是带着“便利店+餐饮”模式切入市场的,眼光放得挺长远。
比如2018年成立的逸刻EGO,门店提供中式热餐、快餐、关东煮、炸品以及咖啡烘焙等,产品包括现制的煎饼果子、面条等,也同样是强调现制热餐。
不夸张地说,这些比餐厅更便宜的平价快餐,正在成为便利店和超市的流量密码。
越来越抠门的年轻人
平价套餐成为了吸引他们的流量密码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花少钱吃饱饱,这大抵就是当下我们普通人最普通的生存法则了。
如今也可以注意到在大环境下,大家的消费是越来越保守了,餐饮的消费也同样是越来越在意“烟火气”了。
从去年的淄博烧烤,到今年的东北铁锅炖、天水麻辣烫,这些走红网络的地方性美食,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平价、接地气、烟火气十足。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破消费主义的陷阱,在超市或者便利店里安排一日三餐。消费降级下,学着过日子的当代人,正寻找一种理性消费的模式。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 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显示,51%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减少了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而对于必需品,他们则更加关注产品本身与购买渠道,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
尤其是这两年,“穷鬼套餐”特别流行,其实所谓的“穷鬼套餐”也就是平价套餐,只不过是年轻人自嘲的一种表达方式,并没有恶意。而且尽管名为“穷鬼”,但是选择这类套餐的年轻人并不会觉得尴尬,反而吃得津津有味。
毕竟价格亲民的套餐,谁不喜欢呢,大家的钱也都是辛苦赚来的,在经济环境变化及消费者购买力波动的情况下,口袋里有足够的钱才是最有安全感的事。
所以,这么一看,也不怪平价餐饮那么受到打工人的欢迎了。
其实说到底,奔波忙碌的打工人不过是想在辛苦工作后,能够坐下来吃上一口热乎、管饱又不贵的饭罢了。
打工人的午餐为什么会越来越贵了?
其实,越来越贵的午餐背后,除了原材料上涨外,还要叠加上包装费、配送费、优惠券减少等不少原因。
因为现在很多打工人大多都是点外卖,外卖平台会抽佣,导致商家为了不牺牲太多自己的成本,就会把这部分平台加码的费用转嫁到商品价格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头,就是越来越贵的房租,更是成为了餐饮业的一大痛点。
连锁品牌和零售业巨头因为实力不俗,在供应链上可以做到高效极致,所以能压低成本。
反观一些小商家,如果卖低价,其实他们真赚不到什么钱的,所以有些不良的商家就会在原材料上做手段,用劣质的原料做美食,这样你敢吃吗?
但是贵吧,又没有生意,毕竟现在人人都不想吃一顿贵的饭菜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吃、品质再好,生意和声量也还是比不过那些靠低价套餐引流的商家。
只能说,实在不行,还是自己带饭吧!或者去有品牌保障的店里吃一顿实惠的套餐,也是不错的选择。
您吃过“穷鬼套餐”吗?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