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与美国可谓是 “亲密无间”,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泽连斯基的心,乌克兰也一直紧紧跟随着美国的步伐,试图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获取最大利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泽连斯基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 。
当地时间 2025 年 2 月 1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出了一个令泽连斯基震惊的举动 —— 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且富有成效的电话交流。双方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中东、能源等诸多话题,并表示希望结束俄乌冲突,同意紧密合作,还将互访对方国家 。这一消息传出,无疑在乌克兰和欧洲盟友中引发了一场 “政治惊雷”。此前,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表现得极为强硬,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可如今特朗普突然与普京通话,还寻求结束冲突,这让泽连斯基有些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明确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 “不切实际”,还称乌克兰不太可能收回所有土地。这对一直渴望加入北约,寻求安全庇护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一直以来,乌克兰将加入北约视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而美国此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乌克兰希望,可如今美国的态度却如此坚决,让泽连斯基深感失望。
更让泽连斯基愤怒的是美国提出的矿产协议。2025 年 2 月 3 日,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乌克兰通过向美国供应稀土等资源换取美国对乌援助 。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乌方提供了一份矿产协议方案,要求乌克兰授予美国 50% 的稀土矿所有权。特朗普甚至施压,要求乌克兰在 2 月 14 日 17 时(基辅时间)前提交修订后的协议初稿。面对美方如此苛刻的要求,泽连斯基在 2 月 15 日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美方的矿产协议方案缺乏对乌方的 “安全保障”,他 “没有允许签署该协议,因为它还没有准备好” 。泽连斯基强调,该协议目前尚不能保护乌克兰利益,他不会轻易将国家的重要资源拱手相让。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美乌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决策,不再以乌克兰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更多地考虑自身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泽连斯基也终于意识到,美国这个曾经的 “盟友”,或许并不能真正依靠。
在意识到美国靠不住后,泽连斯基将目光投向了欧洲,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提议 —— 欧洲应组建 150 万大军保卫乌克兰 。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如果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那么就需要一支 150 万士兵的军队以对俄形成威慑,这些部队来自哪个国家并不重要,但维持该部队需要西方支持 。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维持一支如此规模的军队每年将花费约 6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52.4 亿元)。
泽连斯基的这一提议,看似是为乌克兰的安全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但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从军事层面来看,欧洲的军事生产能力和人力储备都存在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地区冲突加剧,各国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欧美军工产能却明显不足。以 “爱国者” 导弹为例,由于美国波音公司负责生产的导弹导引头供应出现短缺,美国不得不推迟在日本增产 “爱国者” 导弹的计划 。欧盟委员会曾称,截至 2024 年 1 月,欧洲 155 毫米炮弹的年产量已达到 100 万枚,到 2024 年底,预计年产量达 170 万枚,但外媒调查发现,实际年产量仅为 55 万枚 。要组建 150 万大军,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欧洲的军事生产能力显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在人力方面,欧洲各国的陆军规模普遍较小,要凑齐 150 万士兵并非易事。法国陆军最多,也仅有十二万左右,英国陆军不到十万人,德国陆军才六万多人 ,欧洲各国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建起如此庞大的军队。而且,在俄乌冲突中,欧洲各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自身的军事力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再抽调大量兵力组建军队保卫乌克兰,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政治层面来看,欧洲组建大军保卫乌克兰,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俄罗斯一直将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地缘政治后院,对乌克兰局势有着强烈的关切。如果欧洲组建大军保卫乌克兰,俄罗斯很可能会将其视为对自身安全的严重威胁,从而采取更加激烈的反制措施,这将使欧洲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此外,欧洲各国在对乌克兰的态度上也存在分歧,一些国家可能并不愿意为了乌克兰而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这也将给组建欧洲军队的计划带来很大的阻碍。
经济上,组建和维持 150 万大军的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欧洲各国在经历了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后,经济状况本就不容乐观。许多国家面临着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等问题,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欧洲各国承担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无疑是难上加难。而且,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组建大军保卫乌克兰,可能会引发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
泽连斯基将希望寄托于欧洲组建大军保卫乌克兰,这一设想的可行性令人质疑 。欧洲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欧洲各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本就存在分歧,这也为组建欧洲军队的计划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
在对乌援助问题上,欧盟各国的态度就大相径庭。匈牙利一直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欧洲无法独自承担援助乌克兰所带来的财政压力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对欧洲资金支持乌克兰提出质疑,认为欧洲当下更紧迫的任务是筹集资金应对非法移民问题 。这种分歧反映出欧洲各国在自身利益和对乌政策上的不同考量,也使得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难以形成统一的行动。
从美欧关系的角度来看,泽连斯基的提议也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使其将欧洲视为自己的战略后院。如果欧洲组建独立的军队保卫乌克兰,这无疑会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军事主导地位,这是美国难以轻易接受的 。美国很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干涉,从政治施压到经济制裁,从分化欧洲内部阵营到在国际舆论上制造障碍,以维护自身在欧洲的战略利益。
泽连斯基提出的欧洲组建 150 万大军保卫乌克兰的提议,更多的可能只是一种政治姿态,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一提议不仅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 。
泽连斯基态度的转变以及欧洲组建大军保卫乌克兰提议的提出,让人们更加关注乌克兰的未来走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
在外交方面,乌克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策略,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一个国家或集团。美国靠不住,欧洲也难以完全依赖,乌克兰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外交活动 。加强与亚洲、非洲等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理解,为解决俄乌冲突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军事上,乌克兰需要在提升自身军事实力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军事援助。组建自己的强大国防力量,加强军事训练和装备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能力 。不过,军事行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俄乌冲突,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破坏和损失,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
经济上,乌克兰的经济在俄乌冲突中遭受了重创,重建经济是乌克兰面临的重要任务。吸引国际投资,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工业等基础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减少对外部援助的依赖,实现经济的自主可持续发展 。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给俄乌双方以及整个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平谈判才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所在 。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俄乌双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公正、合理的谈判,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也才能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
乌克兰的未来之路充满了荆棘,需要泽连斯基政府以及乌克兰人民做出明智的选择,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乌克兰能够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和平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