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爆款大片为什么只盯着春节档了?

爆款大片为什么只盯着春节档了?

linjunyuan 2025-02-21 全屋定制 4 次浏览 0个评论

距离蛇年春节还有两周的时候,影院就已经率先热闹起来了。在全国很多影院,6张海报立牌整整齐齐摆在了一起,为春节档6部影片预热。

1月14日开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剧组率先开启路演,路经郑州、南京、深圳等重要“票仓”城市,路演中重映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如此积极的前期宣传,在此前的春节档并不多见,影院里的阵地战已经提前打响。

与此同时,《蛟龙行动》片方低调地举办了业务看片会,邀请影院经理和媒体观摩,但只放了开头18分钟,“犹抱琵琶半遮面”。对于春节档的这些影片,人们大体只能根据预告片猜测成色。

一股紧张气息在蔓延。既想广而告之,又不敢释放太多信息,春节档展开了一场抽象的宣传。

今年6部春节档影片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IP电影。除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基于金庸IP的最新改编,其余5部都有前作,且票房均25亿元起步。高票房背后是高投资、高期待,从而也意味着高风险。

对于这些“不容有失”的重头项目,押注春节档成为最安全、最保险的不二之选。

大IP回归,谁会笑到最后?

1月19日,距离蛇年春节档开画倒计时10天,各部影片预售同时开启,迅速打破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纪录。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预售第一天,大年初一预售票房已超1.6亿元,其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近8000万总预售额遥遥领先。

“我们院线经理到现在一部春节档的片子都没有提前看到。排片方案可能直到春节前三四天才能定下来,取决于预售情况、片方的宣传动作等因素。”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排片考量上,春节档几部影片各有受众特点,几部续作电影有前作可以参照,《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没有前作,但金庸、徐克和肖战是三个大卖点。

《哪吒之魔童闹海》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票房26.4亿元,《唐探1900》前作《唐人街探案》三部曲的票房分别为8.2亿元、34亿元和45.2亿元,《蛟龙行动》前作《红海行动》票房36.5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前作《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19.8亿元。5部前作票房加起来达到178亿元,如果放在同一年里,能占到全年总票房三至四成。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在2019年暑期档拿下50亿票房,是史上最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片,至今仍高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四。千呼万唤之中,魔童终于再次出山,这次讲述的是著名的“哪吒闹海”传说。《唐人街探案》三部曲之后,陈思诚再次启动唐探宇宙,拍摄前传《唐探1900》,设定在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片方在山东德州搭建了300亩的唐人街实景。该片阵容延续了刘昊然和王宝强的组合,还请来周润发和好莱坞演员约翰·库萨克。

2023年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得了高口碑,收获一批“自来水”,一众新演员迅速扩大知名度,实现造星效应。第二部衔接在第一部姬发觉醒、回归西岐之后,战争特效场面超越第一部。《蛟龙行动》与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一脉相承,两部电影均由博纳公司出品、林超贤执导,是近年少见的当代军事战争题材大片。《红海行动》中有舰船出场,《蛟龙行动》则延伸到水下,建造了4艘1:1的核潜艇模型。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徐克时隔近30年重新执导金庸武侠作品,他执导的《笑傲江湖》已成经典。这次改编选取的是原著结尾的7回,预告片中透露了场面宏大的打斗场景。春节档“长寿IP”“熊出没”今年已经更新至系列第11部,该系列儿童动画片票房稳定增长,去年的第10部已经逼近20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的票房或许是春节档中最没有悬念的。

春节档日渐成为票房大片“必争之地”,2025年更是如此。

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年票房425亿元,比2023年下滑了124亿元,观影人次从13亿人次降到10亿人次。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均缩水,同比分别滑落44%、21%和32%。到底是电影质量问题,还是档期热度下降,见仁见智,但造成的明确结果是,2025年春节档被寄予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春节档6部影片中有5部是IP系列化的续作,今年春节是一场‘IP大战’。”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艺影城副经理俞晓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除了IP基础雄厚,今年春节档影片还有类型丰富、特效含量高、主创票房号召力强、档期重要性加剧等因素,这使得业界都十分看好今年春节档市场表现。

系列电影是电影市场成熟的体现。续集电影和IP电影一直占据好莱坞市场的半壁江山,尤其是票房榜前列。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的好莱坞电影,没有一个是新原创故事,其中8部都是续集或漫威IP,另外两部《魔法坏女巫》《狮子王:木法沙传奇》也是改编故事。

中国的票房纪录则大多是由原创故事缔造的。以春节档为例,近年来收获高票房的《你好,李焕英》《满江红》等均是原创故事。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里,原创故事与续集电影各占五席。但续集电影确实正在肉眼可见地增多,《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飞驰人生》等均在首部成功之后开发了续集,延续IP价值,“唐探”系列更是开发到第四部。直至今年春节档,出现全员IP的“盛况”。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优质的系列电影往往是电影工业体系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品类,在管理、运营、营销等各方面都要追求和谐和效益。系列电影也可以满足电影文化产业运作的最大化产出要求,也是一种电影产业需要降本增效的体现。

“但系列电影最好在项目规划时就进行整体考虑,拍第一部就考虑到第二部、第三部,甚至每个角色都可以延伸出去,成为非常庞大的网状的续集系统。”陈旭光说,“如果只是票房很好,就突发奇想匆忙来个续集,可能会非常失败。今年春节档续集电影这么密集,如果能把IP立体化运作好,可能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一个提升。”

押注春节档,何以成为最安全的选择?

如今一家独大的春节档,其实只有短短十来年历史。在此之前,中国人在春节是很少进电影院的,很多影院春节甚至都不开门营业。当时还是贺岁档的时代,从12月初开启,在春节前基本落下帷幕。

但2010年有点特殊,一部1月初上映的大片持续火到了春节,让影院在春节假期不舍得歇业。这部电影就是首部3D大片《阿凡达》。那年在大年初一开画的影片,只有一部《大兵小将》,说明电影片方尚未重视春节,但《阿凡达》预示了新的可能。

春节档正式登上舞台是3年后。2013年,周星驰以一部《西游·降魔篇》空降大年初一,那是当年唯一定档大年初一的影片,谁料势如破竹,陆续刷新20项票房纪录。大年初五那天,《西游·降魔篇》以单日1.22亿元成为首部单日过亿的华语片,证明春节档已被彻底激活。

春节档的下一个里程碑,也是周星驰缔造的。2016年,周星驰携喜剧片《美人鱼》回归春节档,该片最终揽下33亿元票房,加冕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在《美人鱼》带动下,2016年春节档档期内票房比上年翻番。

春节档的崛起是在中国电影基建大背景下发生的。就在2010年至2012年,全国银幕数翻了一番,从6256块增至14772块。当时三线和四线城市的银幕总数为5620块,占全国总银幕数的38%。到了2013年,三线以下城市银幕数占比已超40%,2017年超过半数。

三线以下城市的影院建设,是中国影院市场扩容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在中小城市和县城消失的电影院,迅速重建了起来。这些中小城市影院最红火的时候,就是每年春节,很多中老年人重新回到影院,就是从在春节期间被孩子拉到影院开始的。他们上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可能已经是30年前。春节期间,人们都回老家过年了,票房向小城市的影院倾斜。

“从以前过年看春晚,到现在不仅看春晚,还要看春节档电影,这种观众心理已经形成了。”陈旭光说,“哪怕其他档期衰落,这个档期目前还不会衰落,今年很有可能会再创新高。”

春节档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新年俗”。2024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58.9%,为近5年最高。春节档票房最高的全国前十家影院,只有一家来自一线城市,安徽阜阳一家影院高居全国第三。

正是在2024年,春节档票房再破纪录,达到80.16亿元。这一数字占全年总票房的19%,而这些春节档影片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一直到正式下映,创造的总票房则达到112亿元,超全年票房四分之一。全年票房前五的电影中,四部均出自春节档。档期间的“马太效应”越发显著,春节档与其余档期已经甩开了身位。

档期与大片互相选择,失去了大片的档期必然缩水,错过了档期的大片则面临风险。尤其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档期的确定性就越发凸显。但押注春节档的行为,必然强化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郑炀所称的“双重头部效应”——“春节档已经成为绝对的头部档期,春节档中又依赖少数几部绝对的头部影片。”这是一种明显的失衡状态。

虽然业内很多人预测,今年春节档将会再次破纪录,但春节档之后怎么办?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觉得,放眼全年市场,春节档的大片云集或许并不是最好的安排。“2月份之后呢?五一、暑期还有多少大片公映?现在属于半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影片供应的问题,我们并没有最合理地将这些影片进行搭配。”

于超还记得,2023年暑期档的红火是怎么一步步走出来的。6月22日端午节档期,《消失的她》上映,7月初《八角笼中》和《长安三万里》开画,两周后《封神第一部》登陆院线,又过了两周,《巨齿鲨2》上映,随后《孤注一掷》在8月8日平地起飞。几部类型多元、话题性十足的电影均岔开两周左右,一波接一波地延续了影院热度,共有80天日票房破亿,总计206.19亿元,创下影史暑期档纪录,比2019年的原纪录高出近30亿元。

“2023年暑期档很有节奏感,整个暑期院线片都提供了讨论话题,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形势。”于超说,“春节档是现在票房最集中的档期,但并不是票房最高的档期,最高的还是暑期档。另外,有些片子依靠自己的IP、口碑等优势,也可以自成档期的,未必一定要挤到春节档。”

从左至右:《唐人街探案》三部曲海报、《唐探1900》海报。

离去的观众,求变的影院

在电影行业,“市场怎么了”几乎从去年五一以后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24年春节档开局顺利,之后的3月因为一堆高质量中小成本影片上映,网络热度居高不下;五一假期则因为《末路狂花钱》《九龙城寨之围城》《维和防暴队》等影片的不错表现,以15.27亿元跻身史上“最强五一档”之一。但五一之后,市场就黯淡了下去。到年底,业内人士和媒体在回顾全年电影市场时,通过各种数据证实,电影市场正在遭遇多方面滑坡。

去年的市场滑坡,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原因。

暑期档和国庆档的塌陷,或许偶然因素更重要,并不完全意味着档期不灵了。比如电影质量。国庆档原本热度颇高的科幻怪兽片《749局》,仅以不到4亿元收官,但该片首日以高达1.7亿元票房夺得日冠,迅速哑火主要是因为质量不及预期,恶评如潮。

关于电影本身的口碑以及围绕着电影,与之相关甚至衍生出来的话题也在决定电影“生死”。于超觉得,去年暑期档的《解密》《逆行人生》等影片质量都很不错,有望撑起暑期档票房大盘,却遭遇滑铁卢,各自仅收获3亿多元。都是因为口碑以及围绕着电影的其他话题改变了影片票房的命运。于超说:“这几个片子拿到2019或者2023年暑期,都不会是这个票房。”

剔除这些偶然的不可预料的因素,观影市场变化的必然原因,则是去电影院这件事,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退居次席。

去年一项令人担忧的数据显示,是观众正在大量离开影院。2024年电影观众总基数为4.3亿人,相比2019年的高点流失了1亿人。一线城市电影观众平均年龄全面超过30岁,最高的是上海,超过34岁。人们曾经认为,看电影是属于年轻人的娱乐,这个说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内涵。如今的观众主体,依然是中国电影市场最红火那些年的主流观众——“80后”和“90后”,而更年轻的观众不那么热衷于此了。

2024年2月13日,人们在安徽阜阳九州中原影城观看电影。图/视觉中国

于超觉得,网络化生存的迅速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和精力都日益碎片化。相比于电影票价,时间和精力成本才是阻挡人们进入影院更重要的因素。“一场电影两个小时,加上路上的时间,可能三四个小时。然后再加上吃饭等可能的消费,一算下来,综合成本就比较高了,就会影响大家观看电影的行为。”他说。

电影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位置,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手机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易得和“好玩”,正襟危坐安静地看完一场电影,则变成一件与休闲背道而驰的事。而电影那种总要一本正经讲道理的姿态,也显得过于说教和严肃了。对“老登电影”的命名和排斥,除了性别因素外,不也隐含着对这种说教姿态的拒绝?

相比于四五十元的票价,手机里大量免费视频和直播,才是这个时代的“口红”,看电影则成为需要衡量性价比的消费项目。

市场的低迷,影响着上游的投资和制作,也影响着下游的影院。

“市场下滑与优质片源不多肯定有关,也跟世界范围内的总体衰落有关,美国电影市场也在往下走。这是一个多媒体竞争、观众分流时代的整体走向,可能无法逆转。”陈旭光说,当务之急是要将电影制作成本降下去,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成本。“估计以后要很高票房才能回本的电影,以后这种投资会越来越谨慎。应该让票房几个亿、十几亿、二十亿的腰部电影、中小成本电影增多,而不是几个头部电影‘我花开后百花杀’,电影产业的结构、格局就会越来越合理。”

2025年年初,“唐探”系列导演陈思诚在一场沙龙中担忧地说:“中国有一个票房红线,如果年产票房达不到480亿,可能有70%的影院要关门,2024年我们没有达标……现在的观众是非常难去满足的,我特别有岌岌可危的感觉,整个市场和舆情,对电影来讲都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

不知陈思诚的“票房红线论”的学术依据从何而来,但影院在2024年的处境确实令人揪心。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4年全国单影城平均票房320万元,比2017年的高点599万减少了47%,近乎腰斩。而全国影城数量依然在连年增长,2024年又增加了近500家,达到13210家。

数据背后的影城,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呢?

2025年年初的一个周末,郑炀到家附近的影院看元旦档新片,影院7个厅,只有一名五十几岁的工作人员照看。这名工作人员要负责检票、卖零食、清理影厅、打扫厕所……一个人干所有的活,影院经理负责更新公众号。到春节档之前,经理打算再临时招几个人。影院经理对郑炀说,去年这家影院周末平均票房约5000元,工作日不到2000元,最多100来个观众,一个人完全可以照管过来。但郑炀发现,那天下午,影厅没来得及打扫,他看的那场因为没有专职放映员,对焦和灯光都有问题,一些细节看不清楚。

“因为影院只有春节档赚钱,那他就把经营成本都投在春节档,平常的放映质量和观影体验都会打折扣。”郑炀说。

虽然影院数高达13210家,但很多影院已经无法健康运营。有的影院2万元的电影专资都交不起,有的已经拖欠十几二十万元。

电影院也在想办法改变现状。首都电影院西单店去年以近3000万元票房跻身全国单影城票房第九,但也在探索新的路径,影院缩小了售票台的面积,改造出一个精酿啤酒吧台,并且打造出一片酒吧区。“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希望能够重新唤回影院的互动性和社交性,让大家回到影院里来。”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说。

新锐在缝隙中成长

在大盘下跌的背面,2024年却贡献出不少话题性和好评度兼具的中小成本影片,均匀地分布于全年。其中一些电影票房产生了破圈效应,尤其是春天的《周处除三害》和秋天的《好东西》,票房均达7亿元上下,也分别成为上下半年网络讨论度最高的影片。

还有很多不错的影片票房却不理想,如《雄狮少年2》不到1亿元,《老枪》仅560万元,沦为遗珠。但在年底各项年度榜单上,这些影片频频上榜,代表这一年的电影记忆。这些年轻导演,也是影坛的新锐力量。

独立电影作者或许会迎来更多机会。“20年前,市场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向中国式大片求答案;20年后,现在再次遇到困境,我们似乎要向独立作者求答案了。”郑炀说,IP和续集电影的扎堆出现,也说明电影投资目前偏于保守,对于大片的投资越发谨慎,但中国观众是非常喜欢好故事、真故事的,年轻的独立作者或许会成为重要的力量。

“开年春节档,拿出一些高概念影片给大家提提气儿,还是很重要的。但2025年如果电影市场想要持续增长,就需要一些更具新意的影片了。”郑炀说。

今年全年电影市场如何,还得看今年是否有足够多的佳作上映,尤其是能够带动观影热度的大片和话题电影。根据公开消息,2025年还会有不少电影值得期待。文牧野的《欢迎来龙餐馆》、陈佩斯的《戏台》和姜文的新片等已经预告年内上映,毕赣时隔7年的新片《狂野时代》也早已杀青,管虎、程耳、袁和平、郑保瑞等导演均有新作杀青。

2023年的票房回升,实际上得益于前几年积压的电影“库存”,如《封神第一部》《坚如磐石》《涉过愤怒的海》等都是此前数年中拍摄的。而到了2024年“库存”已消化殆尽,上映的基本是一年内刚拍完的新片,节奏更快的如《好东西》,是当年拍摄、当年公映的,《唐探1900》也是2024年7月才开机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立项备案数量和开工率,对未来一两年的影响立竿见影。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去年在一场论坛中说道,积压影片释放后,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和大片规模有欠缺,直接影响2024年的影片数量。2024年的大片开机数量不足,对于后续春节档、暑期档也将产生影响。

电影备案立项数量预示着电影创作的活力。2019年,国家电影局公布备案立项影片3310部,此后3年下滑,2023年回到3008项。而2024年截至12月上半旬,电影备案立项总数仅为2392项,加上12月下半旬数据,预计在2500项左右,比上一年大幅滑落。

老片重映似乎是一个可以弥补供给不足的选择,但实际上,人们对老片的热情远不如想象的那么高。去年,曾斩获22亿票房的《疯狂的外星人》重映,收入刚过200万元;《孤注一掷》一年后重映,余温尚存,但票房仅100万元。较为成功的是《哈利·波特》系列八部曲,一共获得近3亿元票房。还有一些首次在中国大陆上映的老电影,如周星驰的《食神》,卖出600多万元,《这个杀手不太冷》卖出1700多万元,成绩平平。相比于提振票房,老片重映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更多元的观影选择,同时维持院线电影的讨论热度。这些老片更像是广告,提醒人们影院的存在。

2024年过去了,回首这一年,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令人激动和感动的影片:在《沙丘2》中感受了顶级的视听体验,在《好东西》中看到了改变,在《出走的决心》中看到了挣破与自由,在《里斯本丸沉没》中看到了人道与慈悲,在《破·地狱》中看到了港片的新意,还有《周处除三害》的快意、《雄狮少年2》的坚韧、《风流一代》的真实、《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的童真……

这些优秀的电影并非出自春节档,很多都是在冷门的时间段安静地出现,却在一年中时时给予观众期待、兴奋和感动,标刻着我们的年度记忆。在电影越发小众的今天,这些佳作延续着电影这门艺术的魅力。

发于2025.1.20总第117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热闹非凡的春节档

作者:倪伟

编辑:杨时旸

运营编辑:马晓轶

爆款大片为什么只盯着春节档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爆款大片为什么只盯着春节档了?》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东海清湖水库最新消息今天  百叶窗扇形帘最新款图片  430i最新款  五台县走马岭道路规划最新消息  高端真丝衬衣最新款  傲威专业救援最新消息  鲨鱼新闻最新  煤山社区封路情况最新消息  保时捷锁匙壳最新款  宝骏510最新参数价格  沛县搬迁最新消息徐王庄  定陶最新闻2022年  最新款卡罗拉图片  东丽天合家园最新价格  电池收音机最新款高端  梳妆柜储物架最新款式  农村老年人最新消息新闻  企石代表团最新消息  岭城交通新闻最新  北元pvc原料最新价格行情  真皮女士挎包 最新款  大河向东新闻最新  淄博各地豪车价格表最新  上海地产最新消息临港  最新美军消息新闻  天津滨欧国际最新消息  西安银行股票最新消息  厨房门单品最新款式图片  芯片股最新新闻  wk沃客理财网最新消息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