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再生稻发展导引,旨在推动乡村振兴。该导引为再生稻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敬请关注前沿资讯。
本文目录导读:
导言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农村部正式印发《再生稻发展导引》,旨在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提高稻谷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将为您解析《再生稻发展导引》的核心内容,带您了解再生稻发展的前沿资讯。
再生稻发展导引概述
《再生稻发展导引》是农业农村部针对再生稻产业发展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指导各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再生稻产业发展,该导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背景
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水稻头季收获后稻桩再生产的新稻种,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我国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稻谷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产量达到60万吨。
3、发展重点
(1)推广适宜再生稻种植的优良品种;
(2)推广再生稻种植技术,提高再生稻产量;
(3)加强再生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再生稻产业竞争力;
(4)培育壮大再生稻产业龙头企业,提高再生稻产业整体效益。
再生稻发展前沿资讯
1、品种选育
为满足再生稻产业发展需求,我国科研人员加大了再生稻品种选育力度,我国已培育出一批适宜再生稻种植的优良品种,如“中优9号”、“汕优63”等,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为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种植技术
再生稻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2)适时播种:确保再生稻头季收获后,及时播种再生稻;
(3)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4)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
3、市场前景
随着再生稻产业不断发展,市场对再生稻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再生稻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未来有望拓展国际市场,再生稻产业链延伸,如稻米加工、副产品开发等,也将为再生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再生稻发展导引》的印发,为我国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导引精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再生稻产量和品质,为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让我们共同关注再生稻发展前沿资讯,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