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中小微股东,(http://xueqiu.com/1209374494/283321598)
1.生态
2023年正式将MIUI升级为万物互联的澎湃系统。澎湃生态中,手机+平板月活数量从5.82亿增加到6.41亿,增加0.49亿部(仅算大陆地区?为何远低于全球手机销量1.4亿台?);设备激活量从5.89增长至7.40亿,增加1.5亿台。存量的扩张使得互联网广告收入及游戏分发相关收入创出历史新高,分别至205亿元、44亿元。对应着增值服务仅为50亿元左右,增长乏力,金额较少,可以看出小米生态的变现模式高度依赖广告。
但显然,这种卖硬件吃软件的流量模式,与其消费电子硬件高端化的战略是相违背的,因此23年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从规模优先转为规模利润并重是正确的,希望澎湃生态在未来能够摆脱对广告的依赖,实现类似由增值服务驱动的更加高级的软硬件生态圈。
2.营收
本年总收入从2800亿元降至2700亿元,手机减少5.8%,设备微增0.4%,互联网服务增加6.3%。第四季度总收入增长10%至730亿元,手机增长20.6%至442亿元,智能家居微降至203亿元,互联网服务增加10%至79亿元,从营收账面数据看,4季度手机营收是唯一的亮点,说明手机高端化战略在收入端初见效果,但尚未反映到市占率上,四季度市占率与全年市占率相差无几,均为12.8%。
其在财报中解释是2023年上半年清库存、区域调整等因素,但14,红米K70及note13三款尖兵均在23年发布,24年上述干扰因素将不再有,市占率数据将成为检验其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指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际化方面,整体收入1200亿元,占比44%,其中大头又是手机。互联网服务随着手机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收入占比从25%缓慢攀升至29%,算是中庸水平;而的全球化脚步远不及互联网服务及手机业务,国际化的大旗只能依赖手机和汽车两个大类了。参照手机销售的地区分布,国际化收入占比应该超过70%才是令人满意的,继续观察。
3.利润
本年的经营思路通过向规模与利润并重的转变,在利润方面,为股东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整体毛利率从17%增长至21.2%,毛利润从476亿元增加值575亿元。当然各分部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是手机高端化和经营思路调整的成果。
经营效率是的核心竞争力,本年费用率持续运行在低位,助力经调整净利润率超过8%,如果考虑前期投入的汽车相关费用,净利润率接近10%,远超过去年份不足5%的微利状态,且这种大幅改善是在研发费用增加20%至19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的,各方对小米匡算模型中的基础数据应该好好更新一下了。
利润质量方面,不足200亿元的净利润,对应超过400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利润的含金量无需多言。
4.财务
应付应收差额持续维持在400亿元,且绝大多数账期不超过1年,经营效率市场势力依旧漂亮,但财报没解释高达200亿元的其他非流动负债是什么。
2023年股票回购规模从2.35小幅增加至2.65亿股,力度远远不够,但类现金资产储备接近1400亿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期待一下每年回购规模翻几倍的。
5.总结
过去两年,是消费电子行业衰退年份,对来说更是经营的低谷期。但小米并没有沉沦,而是苦练内功,从用心打磨的第一款汽车、越发稳定的手机产品,万物互联的澎湃系统,越发充沛的现金流及毛利润都可以看得出来。2023年的小米财报,是苦练内功成果的一次初步展示。
综上,我认为模式、小米产品均做好了更上层楼的准备。2024,我们拭目以待$小米集团-W(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