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次输惨了,乌军指挥官选择向俄罗斯投降,未来30天乌方可能会从库尔斯克全面撤军。面对逃兵潮的爆发,基辅却也无能为力。
俄乌军事冲突持续了近3年的时间,如今也可能要进入到谈判阶段。不过,为了可以确保谈判达到预期效果,前线俄军的攻势行动也在不断增强。日前,有美国情报官员对外透露,称目前俄罗斯正在持续增兵库尔斯克,计划在短时间内驱逐或者歼灭该区域内的乌军部队,预计在2025年1月份,俄军就可以完成对库尔斯克绝大部分地区的全面控制。至于乌军部队,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坚持到春季,但如果还不及时撤退就会被俄军包围,最终面临被全歼的命运。之所以美国情报官员会给出这样的观点,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需要在谈判正式展开之前拿回库尔斯克,不给乌克兰留下任何谈判的筹码。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基辅在前段时间也特意向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下达了一死命令,要求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部队必须坚守到2025年1月20号,如果出现后撤或者避战的情况,将一律军法从事。换句话说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之前,乌军都不能后撤一步。有军事专家认为,乌总统泽连斯基发布这样一道命令,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不给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丢脸,顺便接收其承诺的全部军援。第二,展现自己利用价值的重要一步,获得特朗普的认可,为乌克兰在后续谈判中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旦特朗普上台,那么美国大概率会停止军援,届时强弩之末的乌军也将会不战自溃。
不过,让泽连斯基有些尴尬的是,他所下达的“坚守命令”并没有得到基辅上下的一致认可,不少乌军将领和政府高层都劝告泽连斯基,放弃库尔斯克的坚守,让残余的乌军部队尽快撤离,从而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只是泽连斯基的字典里面,可能就没有“撤军”这两个字,在他看来,乌克兰已经为这场军事冲突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如果这个时候撤军,前期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因此,库尔斯克绝对不能放弃,毕竟它可是接下来乌克兰谈判的一个关键性筹码,如果在未来30天内全面撤军的话,乌克兰等同于已经输掉了这场冲突的50%,而代表剩下50%的乌东战场当前也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
近期,一名乌军指挥官眼看突围无望,最终选择带领部队向俄军投降。按照他的说法,原本他们在输掉与俄军的战斗之后,准备向后撤离,希望可以在乌斯佩诺夫卡休整后重新部署防御阵地。但在撤离过程中,发现唯一的撤退通道已经被乌军其他部队埋设了密密麻麻的地雷。在后路被己方部队切断的情况下,他选择率部集体投降,换取一个战后回家的机会。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乌军内部会不断爆发逃兵潮,因为在很多时候掐断乌军官兵生路的不是俄军而是自己人,可能在基辅眼中,只要可以获得战场的胜利,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包括那些浴血奋战的乌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