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全省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北京西路瞭望”推出“挑大梁·市县展担当”笔谈专栏,约请各地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所在地区工作实际,谈体会、谋思路、亮实招,努力以更强担当、更优作风、更好形象共同落实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稿件篇幅不超过2500字,提供3至5张配图。
今日刊发启东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的文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江苏落实好挑大梁责任要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启东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澎湃蓝色动能,打造海洋强市。
点燃科技创新“主引擎”,激发蓝色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启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8位,“天鲲号”、“新海鲟”轮等74个首艘、首台、首制的“世界第一”海工装备产品从启东扬帆起航。我们将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锻造经略海洋新引擎,打造具有启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科技创新之“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放大“教育之乡”品牌内涵,迭代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深化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合作,持续提升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带动作用,高质量开展“沪启同行”“苏启同行”走进高校系列活动,探索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强化产业创新之“树”。守牢实体经济根基,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新兴产业支撑度,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打造低空飞行器制造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全年培育智能工厂、5G工厂等标杆示范企业15家以上,持续锻强“生物医药就到启东、海工船舶就来启东”产业地标。
丰富融合创新之“林”。有效发挥企业主体地位、院所支撑赋能、政府服务推动“三个作用”,加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推动长三角高校研究机构启东集聚区成规模、强实力,壮大耐心资本,建成科创载体不少于15万平方米,确保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1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60家,加快建设省创新型示范市。
深化改革开放“大气魄”,增创向海图强新优势
近年来,启东全力释放改革红利、增创开放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省改革试点,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8位,拜耳医药、华峰超纤、乾朔电子等知名外企和大型民营投资“头回客”频变“回头客”。我们将坚持靠改革破难题、靠开放开新局,以更大格局矢志向海图强,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空间。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积极对接国家、省改革举措和改革试点落地,有序推进国家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城市省级试点,探索启东试点先行、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牵引意义的改革事项,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引领性改革成果。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金招牌”。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持续擦亮“万事好通·益启企”营商环境品牌,扎实开展“千企大走访”,提升企业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广签约即颁照、拿地即开工等模式,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全力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和“最佳合伙人”。
拓展国际交往合作“朋友圈”。加强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放大“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协同效应,合作设立电动工具企业线上专区,新增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20家。支持在启外企增资扩产、利润再投,探索QFLP、外资股权并购等引资新方式,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
落实国家战略“一盘棋”,谱写跨江向海新篇章
近年来,启东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着力打造上海、苏南向北辐射的首选城市。我们将找准定位、厚积成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启东担当”,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畅通内外循环大通道。当前,启东加速拥抱“桥港新时代”,吕四起步港区航线已通达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阶段,启东将着力提升吕四港港口开放能级,加快推动进境水果、肉类等指定监管场地获批,保税仓库投入使用。同时,抢抓上海港空箱调运南通分中心落户机遇,深化与上港集团战略合作,加快沪吕港口联动接卸模式落地,放大“吕四港就是上海港”的同港化效应,集装箱吞吐量达20万标箱。高效服务北沿江高铁启东段建设,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实现合龙,开工建设S11通沪高速启东南段、高铁西站,加速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融入区域发展一体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方位接轨上海、深层次融入苏南,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同城同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努力成为上海、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科创成果的优选转化地、市民休闲的旅游目的地,全年签约来自上海、苏南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55个。
打赢风险防控主动仗。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恢复耕地2万亩。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壮大粮食精深加工、四青作物、水产品、紫菜四大产业集群,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9.26万亩。毫不动摇抓好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高水平打造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坚决守好出江入海生态门户。
走好统筹发展“共富路”,绘就幸福启东新画卷
近年来,启东每年80%左右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实现长足发展,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87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我们将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让城市生活焕发品质魅力与人文温度。
加大就业增收力度。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新增城镇就业9500人。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探索先富带后富、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打好造血增收组合拳,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提升民生供给厚度。扎实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大事和天天有感的点滴小事,着力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转变。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倾心关爱“一老一小”,努力构建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民生服务保障格局,让发展成果拥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拓展文化文明深度。深入推进“德润东疆·好人之城”建设,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开展“文化江海行”活动,打造更多镌刻江海印记的文化空间、文艺精品,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精准直达基层,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坚决落实“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重大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第一缕阳光”、咸淡分潮、三水交汇等独特资源禀赋,做强“最鲜公路”特色IP,积极打造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全力塑造“日出江海 梦启东方”城市形象。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二十九期中青一班学员,启东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
图片 | 启东市政府办
编辑 | 谷雨
责编 |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