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率先出手!赶在特朗普加税之前,两个大招已经来了

率先出手!赶在特朗普加税之前,两个大招已经来了

nieruihai 2025-02-12 环保能源 4 次浏览 0个评论

作者 | 知远

太平洋对岸川大爷的“加税”还停留在口头,中国已经率先出手,接连放出两个大招:

一是,大力度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

二是,对一批最不发达国家施行零关税。

一手对国内减少补贴,一手对海外增加优待,两大调整,同时从12月1日开始施行。

与此同时,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对日本等9个国家 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来华30日免签国家扩大到38个。

为什么零关税、免签的动作不断,中国在向世界传递什么信号?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度调整出口退税,是要转向在国内撒钱吗?

答案,没那么简单。

川大爷即将重返白宫,全世界都在紧锣密鼓应对。

特朗普曾公开宣称,如果他再次当选,计划对所有的中国产品增加高达60%的关税,并且他不在意中方或将采取对美国产品也增加关税的反制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出口退税和零关税的调整, 实际是化被动为主动,提前应对的信号强烈。

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范围有多大?

第一, 一次性直接取消59项产品出口退税, 括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

据SMM铝行业交流平台,其中出口退税涉铝编码共计24个,几乎涵盖了国内主要铝型材、铝板带箔、铝制条杆等铝材产品。

第二, 下调209项产品出口退税率, 包括这几年出口火热的光伏、电池以及成品油、陶瓷等。

不过,从规模来看,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基本面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可节约的出口退税支出 占2023年我国外贸企业全部出口退税规模的约7.1%,也就1278亿元。

其最主要的影响,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和行业,比如光伏。

要知道,最巅峰的时候,光伏企业曾享受到50%的增值税退税,后来降到13%,如今下降到9%,“明日之子”的光环似乎正离光伏远去。

取消或者下调部分退税,意味着 部分企业靠出口退税就能养活自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过去16年,中国光伏组件一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

结果一些光伏企业们拿着优厚的补贴,拼命出口,赚钱能力依旧一言难尽。

据德邦证券研报,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需求不减,中国共出口光伏组件约186.77GW,同比上升18%,但出口金额2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30.28%。量上去了,价却下来了。

在刚过去的财报季,硅片、电池、组件这些环节的上市公司也基本都爆出营收下滑或者亏损。

比方说宁德时代,全世界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的37%,但是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2.48%,前三季度累计下降12.09%。

隆基绿能,全球光伏硅片龙头,组件销量也稳居前列,但是今年仍未摆脱亏损,前三季度总营收585.93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05亿元,而去年同期是116.94亿元。

归根结底一句话,产能过剩,内卷严重,最后是折磨了自己,便宜了别人。

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此外,这次出口退税调整涉及的品类,许多都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中国实际是 世界上铝、铜加工产品最大的供给国。 2023年中国铝材出口量达到528.7万吨,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尤其是美国,至今仍是中国铝制品最大买家。

这些材料在 新型工业化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建筑、轨道交通、汽车、电缆,乃至当前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都离不开它。海外市场,对我国铝铜依存程度较高。

于是,当 铝、铜加工产品 的补贴减少,这部分成本很明显会转移到产品上,那么 大洋彼岸还想打贸易战的人,就不得不算一笔账——国内产能能否跟得上,划不划得来呢?

先发制人,这正是对冲的一招先手。

除了对冲之外,我认为出口退税的调整,可能还与一个目标有关—— 减碳。

当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全面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有自身目标:

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要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2030年,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实现;

这些目标,都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 最近的阶段性目标,距离现在只剩下一年时间了。

就在今年秋冬,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是——部分区域的雾霾天气,又回来了。

进入10月下旬以来,北京、河南、河北等地连续出现空气污染情况:截至10月30日,京津冀及周边“2+36”城市共出现31天次中-重度污染,其中重度污染8天次、中度污染23天次。

到10月31日,北京市启动黄色预警,天津市、河北省11个城市、山东省6个城市、河南省全域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污染状态的时间长达12日,这样的现象很不寻常。

要知道,中国近年来在“蓝天保卫战”中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与不懈努力。从国家层面的新环保法、大气法的颁布,到对领导干部实施的自然资源离职审计制度,乃至确立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机制,都体现出在污染防治工作上“动真格、求实效”的决心。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严格监管之下,部分区域的污染问题也在卷土重来,体现了治理的不易。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发出的时间,恰好处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期间 (COP29,11月11日至24日)。

不久的将来,曾主导美国“退群”的特朗普,是否会再次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充满不确定性。而美国前高级气候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说, “中国定会以一种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

率先出手!赶在特朗普加税之前,两个大招已经来了

事实证明,中国已经“挺身而出”了。仔细看这次出口退税涉及的品类,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油,基本都是 “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的行业。

一方面这类产业对减碳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他们附加值不高,赚钱能力不强。

取消了这部分产品的退税,等于直接掐灭一些依靠退税存活企业的幻想,要么整合出清升级,向上卷,要么加速出海,往外走。

这样的方法,在2021年给钢铁行业取消出口退税时,已经得到验证,是有显著成效的。

当时,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率先表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然后钢企迎来大洗牌——

落后高炉相继关闭、粗钢产量不断压减。到2022年,国内钢铁企业亏损数量逐月增加,至8月已达到892家。

图源:财经十一人

所以,要实现减碳一盘大棋,从前是苦一苦钢铁,现在是要苦一苦铝材、铜材行业了。

与此同时,那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也能在“两高一资”的牺牲下,获得更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在大力度调整出口退税的同时,也有消息流出,中国正考虑对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友实施降低关税、签证豁免、加大中方投资和其他激励措施。

就在近日,时隔4年半,中方宣布恢复对日本免签,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什么这样做?背后当然有诸多考虑。

不过,不少媒体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 中国将更多采取“单边开放”的方式,来应对“特朗普冲击”。

事实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力度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9月5日,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 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待遇。

11月18日,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上又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

据了解,目前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一共是43个,其中非洲国家最多,达到33个。

给这类国家施行100%的零关税,有何影响?

目前来看,这类最不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为 农产品 。比如2023年,中国从南非进口鲜梨同比增长1733%,从肯尼亚进口牛油果金额同比增长624%。

所以,对于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而言,零关税政策涉及的,主要是附加值不高的初级农产品。

但现在,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都提升到了 战略关系 层面,命运与共。现在,中国已经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非洲也是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累计在非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包括交通、能源、电力、住房、民生等领域。

未来,中非 “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很可能成为重头戏。

再联系这一轮对铝材、铜材等“两高一资”产业的税费调整,颇有 倒逼国内低端产能走出去 的意味,毕竟相比起在国内升级转型的高资产、高技术门槛,出海是更便捷的道路。

但为什么瞄准的是“最不发达国家”呢?

一个是他们工业化刚起步,对于初级产能有需要;另一个,这些国家虽然穷,但是矿产丰富,对于中国走出去的铝材、铜材加工而言,能靠近原料地。

比如几内亚,连续三十年被评为最穷国家,GDP总量不如广东一个省,但是却拥有世界最大的铝土矿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1/3以上。

资料显示,非洲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地之一,铀、铬、锰、钴、钒、金、铝土矿、铂族金属、铷、金刚石、磷等优势矿产储量全部位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铁、铜、钯、锗、萤石、石墨等矿产也占有较大比例。

零关税下,如果中国的产能转移过去,那么 对中国而言 ,可以兼顾减碳,又能以进口初级制成品的方式顾及中国所需要的资源材料。 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而言, 也能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通过出口平衡贸易逆差。

随着低端产能加速出清或出海,中国同时将有更多时间转向高附加值产业, 发力中间品贸易, 为大国博弈布局关键力量。

要知道,中间品和终端消费品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所在,而且在面对制裁时,中间品可以更加灵活,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制成品中,难以“一网打尽”。

近年来出口表现亮眼的外贸“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中,生产锂电池需要的电芯、生产光伏板需要的涂锡铜带等等,都是中间品贸易的热点产品。

无疑,当大洋彼岸换届时间拉近,一场新的“大战”也许箭在弦上。

而这一次,我们将手握更多筹码。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率先出手!赶在特朗普加税之前,两个大招已经来了》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律师操作规程最新版  玉屏大湾镇最新新闻视频  优众最新版  新野车祸最新信息新闻  晒衣服最新版  林泉车灯招聘信息最新  合作机场招聘信息最新  永川钻井事故最新消息  青浦核酸新闻最新  杞县新闻消息最新  广东5g基建最新消息  上饶最新白班招聘信息  最新长治新闻视频  中科院上饶招聘信息最新  灵石2024最新招聘  临海黄岩新闻最新  私房菜馆取名最新版  中庚香汇融江最新消息  路桥招聘电脑学徒最新  甜瓜游乐场最新版的  云阳县最新新闻  饭店招聘最新招聘郑州信息  北斗最新版卫星  煤电能耗最新消息新闻  普宁黑水新闻最新  石家庄北京最新新闻事件  河津铝厂招聘最新  最新版学法减分源码  上海最新执业医师招聘  歼16最新新闻 
多彩网